2024年5月——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兼副总经理陈历俊教授团队在在食品领域国际顶尖期刊Food Chemistry发表了题为《Impact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n glycerolipid and polar lipid composition and ultrastructure in infant formula》
艾锐科技Polar-SIM助力北京大学和河北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线粒体的脂质极性与膜序研究方向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于2025年1月3日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
新年伊始,艾锐科技Polar-SIM技术再次助力科学家在细胞极性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以Structural basis of human VANGL-PRICKLE interaction(译文:人类VANGL-PICKLE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为题,于2025年1月3日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揭示了人类VANGL与PRICKLE蛋白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
新年伊始,艾锐科技PolarSIM助力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研究人员对肝癌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解释了NPC1在肝癌中的重要作用,相关工作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近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培培课题组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β-propeller protein-associated neurodegeneration protein WDR45 regulates stress granule disassembly via phase separation with Caprin-1”的研究论文。
2025 年 5 月 19 日,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陈知行团队在《Nature Method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 palette of bridged bicycle-strengthened fluorophores”的文章。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杨昀副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梁兴杰教授和中日友好医院肖飞副主任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一篇题为“Oral delivery of therapeutic proteins by engineered bacterial type zero secretion system”的重要成果。
近日,北京大学席鹏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用于荧光成像的多分辨率分析正则化约束的反卷积算法,着重解决了反卷积算法的保真性问题并进一步提高了其噪声鲁棒性。
现代显微成像技术的基石,建立在去除荧光在样品中的散射技术上,典型如共聚焦、多光子、光片成像、三维结构光、组织透明化等